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商场如战场。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中,商业秘密保护居首位,甚至高于专利和商标等保护形式。日前,在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举办的新冠疫情下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挑战讲座上,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表示,近几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频繁,在上一次修订当中,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条款做了很多改动,令商业秘密在知识产权中的作用逐渐加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很多企业选择远程办公。据《2020中国智能办公产业十大发展趋势报告》预测,2020年智能办公的普及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智能办公成为2020年市场热点,持续完善生态将成为2020年智能办公厂商的重要战略。“远程办公意味着很多文件传输交流要通过网络进行。因此,远程办公商业秘密泄露非常常见。”某大型企业资深网络安全负责人张景辉告诉记者,短时间来看,某些企业对员工的业务要求高于安全要求,时间一长,商业秘密保护等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王正志介绍说,远程办公环境下,商业秘密泄露的常见情形包括:一是基于空间的保密措施失效,例如禁止使用外部网络、网络监控、禁用USB接口、监控摄像头、门禁等措施没有施展的空间。二是基于对人心理施加压力的措施失效。在办公室中,工作人员自然进入到特定氛围中,企业常年强调的保密措施也会自然地反馈在工作人员的意识中。离开办公室后,工作人员心情放松,保密意识自然下降。在特定情形下,还容易诱使工作人员产生逆反心理,故意违反保密要求,以求得心理上的某种平衡。三是限制接触范围的措施部分失效。远程办公状态下,各类文件、资料必然随着人流动,可能在人员相对固定的家里,可能在喧嚣热闹的咖啡厅,也可能在人来人往的机场。此时,信息处于随时暴露在非指定接触对象的面前。四是各类摄录设备的完备,将使得远程会议、电话讨论的内容被截取和固定,并处于超范围对外传播的风险之中。

  最高人民法院4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正确把握侵害商业秘密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认定标准,规范重大损失计算范围和方法,为减轻商业损害或者重新保障安全所产生的合理补救成本,可以作为认定刑事案件中“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依据。加强保密商务信息等商业秘密保护,保障企业公平竞争、人才合理流动,促进科技创新。

  张景辉认为,企业在聘用员工时,要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或在劳动合同中设有比较完整的保密条款。对于技术岗位、会计岗位等核心岗位,最好设有独立的协议,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签订保密条款。对于企业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等,也要签订专有的保密协议,尤其是科技企业。

  此外,避免因核心员工跳槽带走商业秘密或商业秘密泄露。竞业禁止已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源的商战策略。“竞业禁止协议是签订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开展同类业务或者到同业竞争者处任职的合同,其保密要求更高,更加彻底,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可以成为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张景辉表示,很多企业甚至大企业不重视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这将给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带来一定隐患。今年1月,联想集团原副总裁常程离职,跳槽小米集团。闪电跳槽的常程也因“竞业协议”被推至风口浪尖。联想集团和小米集团对是否有竞业条款各执一词,尚未有定论。

  王正志认为,首先要通过培训提高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和管理意识。很多企业认为这种培训进行一次就可以了,但企业需要保密的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的,涉及商业秘密信息的员工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培训应该是常态化的。条件允许的企业,应该一个季度进行一次培训,令员工获取足够的技能,以应对新技术新变化带来的新情况。

  其次,要关注远程办公的泄密风险。远程办公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的录音录像、截图留存,都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

  最后,企业可以从规章制度上提出要求,如特定时间使用特定数据库查询、特定会议软件开会等。还可以通过安全系数高的软件,控制和管理员工工作中的网络行为,降低相关风险。(记者 钱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