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8月15日,湖北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2024年武汉市政法机关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武汉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制度建设,依法保护新产业、新业态。

据介绍,武汉不断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重点制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制度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对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及外向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执法司法机制,将信用等级高、涉及多部门综合执法的企业或新产业、新业态的重点企业,纳入“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努力做到执法司法效能最大、成本最优、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

全市检察机关依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4件167人,涉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案件46件。引入技术调查官辅助办案,形成“法律专家+技术专家”工作模式。与法院联合举办“侵犯商业秘密刑事证据研讨会”,积极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法律咨询、权利救济、意见反馈、司法保护。

今年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 保护创新主体积极性和合法权益的八条措施》,提出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力度、合理运用财产保全与证据保全等司法措施等在内的八项具体措施。八项措施重点聚焦科研人员利益保障和科技成果创造、运用和保护中的难点堵点,与此同时,市区两级法院同步启动“知识产权护航百企”活动,做好“光芯屏端网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等湖北优势产业领域科技成果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市司法局有序做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据资源管理、商业秘密保护等营商环境方面重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修法工作。在起草《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时,紧扣“国家所需、武汉所能”,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通过立法推动、规范和保障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记者夏奕,实习生王一平,通讯员杨槐柳、王田甜、周晶晶、蔡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