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0月18日,以“侵犯商业秘密案的刑民交叉认定实务探讨”为主题的第87期“以案释法大讲堂”在德衡律师高管法治文化共享空间举办。

本期大讲堂由青岛市惠企政策宣讲团、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南区税务局税收普法教育基地、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德和衡研究院主办,DHH&DH山东区域刑民交叉业务中心承办。

近些年,根据中央贯彻落实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企业家权益的政策要求,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扩充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追责的范围,降低了商业秘密刑事认定的门槛。可以预见,将有大量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进入到刑事规制的范畴。对于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何种属于民事侵权,何种属于刑事犯罪?分别应当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失金额如何认定?刑事和民事案件损失的认定又有什么差异?企业家应当如何选择维权途径?在此背景下,举行了本期大讲堂。

本期大讲堂由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山东区域刑民交叉业务中心秘书长刘晓晨主持。

首先,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邢丽丽律师进行主题分享。邢丽丽律师以《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商业秘密”的认定》为题,从刑事案件中“商业秘密”的三个特性,即“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切入话题,将商业秘密的区分为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围绕实务中的相关典型案例,分别讨论了在刑事案件中认定的要求和依据,最后从辩护的角度针对性的提出辩护思路和建议。

随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刘莹莹律师以《商业秘密的民事侵权认定》为题进行分享。刘莹莹律师对于民事侵权案件中商业秘密认定的法律依据、审查思路、构成要件、行为认定、侵权阻却事由认定等内容详细进行了讲解,逐一梳理了商业秘密民事侵权案件的认定思路和抗辩思路。

最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柴燕律师以《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损失数额的认定规则》为题进行分享。柴燕律师结合经办成功案例和典型案例,从刑事和民事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损失金额的认定,对损失数额的认定标准和适用情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侵犯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损失数额如何认定的规则进行了归纳阐述,最后综合性地提出刑民交叉认定规则的优化建议。

本期大讲堂紧扣知识产权时代脉搏,聚焦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涉及的刑事、民事以及刑民交叉案件的实务认定难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分享,竭力为企业家提供侵犯商业秘密的维权思路和解决方案,受到现场和线上参加者的一致好评。本期大讲堂视频可登录“德和德衡”微信公众号“直播课程”栏目进行回看。(记者薄克国,通讯员孙卓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