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数字经济作为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推动生产方式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8月19日,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与竞争司法保护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协办。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WIPO等机构组织代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知识产权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议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会长王明达、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易继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杜长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竞争垄断委员会主任谢甄珂、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明联合主持。

致辞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靳学军院长讲到,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对知识产权与竞争司法保护工作提出新挑战和新机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更为多样,市场竞争行为的样态不断翻新,传统智力成果保护价值理念与数字经济的共享性和传播性不相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加强大型互联网平台治理的呼声纷至沓来。在此背景下,此次论坛有助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知识产权与竞争司法保护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全面、高效、有力服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北京大学法学院潘剑锋院长在致辞中谈到,北京大学法学院一直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司法系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知识产权方向的优秀毕业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支点,正在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本次论坛恰逢其时,与会各方共商数字经济下的知识产权与竞争司法保护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竞争垄断审判的重要力量,案件类型最全,对接法院层级最多,集中管辖全国范围内不服国家反垄断局行政处罚的垄断行政案件,审理北京区域内反不正当竞争一、二审民事案件和反垄断一审民事案件。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更高要求。据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竞争垄断案件受理量呈快速增长态势,自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共受理此类案件722件。

杜长辉介绍,该院积极发挥专业职能,采取一系列工作举措护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通过调整审判布局,新设竞争垄断专业审判庭和法官竞争垄断委员会,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通过发布裁判规则,推出竞争垄断十大典型案例,为规范市场行为提供指引;通过强化指导监督,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新变化,深入研究新类型和疑难复杂案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通过发挥职能优势,设立数字经济司法保护专题调研组,研究数据财产权保护模式、互联网治理互联互通、平台反垄断的思路与路径等问题,更好服务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研讨中,与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构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领域的网络平台治理责任、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与竞争法、新领域新业态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深入分享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成果。

闭幕式上,易继明总结致辞。“这是一次专业、高效、深入的研讨会,满满一天的学术研讨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司法实务与学术研究的饕餮盛宴。”易继明表示,在数字经济法律治理过程中,法律需要揭开技术的面纱,在技术理性生长的同时赋予它法律智慧与人文关怀。数据产权建构是一个深刻的话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期待能够继续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各界共同研究。

会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还与北京大学法学院签署了共建协议,双方将通过学术交流、教师和法官互派、资源共享、共建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与教育高端实践基地等不同形式,探索新时代高层次法律卓越人才和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张晓天、郭豫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