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状况,掌握案件信息,对我国企业防范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于日前发布的《2024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诉讼新立案共1173起,相较于2022年增长19.0%,持续上涨。其中,专利诉讼新立案447起,增长56.1%;商标诉讼新立案757起,增长5.4%;商业秘密诉讼新立案23起,增长27.8%。

2023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结案1193起,涉及19902家中国企业。其中,专利案件结案399起,商标案件结案815起,商业秘密案件结案18起。专利案件审结平均时间为368天,其中最长为3192天,最短为3天;商标案件审结平均时间为209天,其中最长为3347天,最短为0天;商业秘密案件审结平均时间343天,其中最长为1513天,最短为37天。

中国企业在美专利诉讼主要涉及制造行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商标诉讼主要涉及批发和零售行业。涉诉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其中广东企业占比近三成。从诉讼结果来看,65.7%的专利诉讼以和解撤案结案;66.1%的商标诉讼被告因缺席应诉而被判败诉。专利诉讼平均判赔额为2371.72万美元,商标诉讼平均判赔额为117.98万美元。

2023年,中国企业涉美“337调查”案件20起,涉及中国大陆企业98家次,较2022年减少9家次。70%的案件立案缘由为专利侵权。涉案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等行业。被调查对象以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企业居多。在结束调查的案件中,中国企业获积极终裁结果的情况较上一年有所增长。

2023年,中国企业在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新立案专利、商标诉讼案件共89起,结案141起。其中,专利诉讼案件新立案71起,相较于2022年增加47.9%;商标诉讼案件新立案18起,相较于2022年减少43.75%。新立案专利、商标诉讼案件共涉及中国企业165家次,相较于2022年增加60.2%,其中77%被告为中国企业。在有判决赔偿的案件中,专利诉讼平均判赔额约为330万元人民币。(钱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