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月9日,记者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该院持续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改变以往单个申请的专利转化方式,2024年获得授权的74项发明专利现全部面向社会征寻专利实施合作伙伴,这是该院首次集中公开进行的专利转让。

据了解,该院2024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涉及农作物、枸杞、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园艺、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等11个领域。为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根据该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全部集中公开面向社会征寻专利实施合作伙伴。记者在2024年宁夏农科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清单看到,仅宁夏特色产业枸杞领域就有相关枸杞追肥、自动除草、种植、采摘、采摘运输等20项件发明专利。

“如果团队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就无法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作用,行业的应用才是好技术的试金石。我们也希望通过专利转让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宁夏农林科学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负责人杜慧莹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扩大成果的宣传和推介,不定期发布最新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近年来,宁夏农科院持续按下成果转化“快进键”,仅去年,先后2次组织线下成果拍卖会,经验做法被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全年实现成果转化125项12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7%、27%,转化金额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连续3年实现“三级跳”,带动技术合同认证登记220项、1.36亿元。同时,以改革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先行先试,3个科研团队率先“技术入股”落地3家企业。联合中国银行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贷”专属金融产品,已有4家企业办成贷款、金额2800万元。此外,以线上“直播带货”方式,向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展示推介12项科研成果,与13家企业达成成果转化意向。(记者 马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