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2022年,陕西省榆林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民生关切,突出工作重点,聚力联合出击,坚决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来,全市各级执法部门紧紧围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环境保护的重点产品,特别是与疫情有关的口罩、防护用品等,聚焦重点,合力出击,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196起,涉案金额高达1.65亿元,处罚款罚金138万余元。其中,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查办侵权假冒违法案件63起,案值69.45万元,罚没款69.37万元;公安部门以“昆仑”行动为依托,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35起,捣毁犯罪窝点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涉案金额1.64亿元;检察机关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取证等方式,严把案件证据关、程序关,依法强化案件监督,起诉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3起30人,批捕16起21人;审判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审判相关案件23起,判决26人,处罚金41.6万元;农业农村部门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狠抓农资、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治理,查办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种子、饲料、兽药案件15起,罚没金额7万元;卫生健康部门查办侵权假冒消毒产品案件1起,罚没金额0.2万元;税务部门查办相关案件19起,查补税款35.11万元,加收滞纳金10.61万元,罚款19.87万元。

2022年,榆林市共销毁涉及酒水饮料、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五金交电、日化用品、儿童玩具等34大类、货值535.8万余元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