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3月13日,记者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获悉,“昆仑2024”专项行动中,当地公安机关以“打”开路、以“融”促治、以“数”赋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犯罪。2024年,连云港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制售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90余起,捣毁犯罪窝点78个,打掉犯罪团伙49个。

据了解,连云港市公安机关聚焦食药安全、民生消费和消防器材、汽车用油等涉安全生产风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以“零容忍”态度狠打严查。2024年3月,连云港市公安机关全链条侦破6起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机油案件,在外省市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捣毁生产窝点、仓库14个,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同年8月,连云港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会同灌南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在3省5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生产存储窝点2处,现场扣押假冒品牌保健品1.15万余瓶、品牌标签4万余张、原材料100余箱,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随着制售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化趋势加剧,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合成化作战是生态环境犯罪侦查工作‘破局’的关键。”连云港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苏伟说,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纵深推进“主战主攻、主防主治”改革,探索建立“支队主研、大队主战、派出所参与”三级响应机制,构建横向警种协同、纵向实战融合的一体作战体系,着力实现“全链扩线、全域覆盖、全维深挖”。

实战中,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组建专业数据战队,把准“线索分析、研判思路、建模应用、数据实战、穿透打击”方向,提高对互联网电商、社交媒体平台的巡查频率,完善“研交办督结”的线索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以体系打链条”的倍增效应。

此外,连云港市公安机关还主动深化“公安+行政”执法协作机制,通过齐抓共管织密民生防护网。去年以来,连云港市公安局与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知识产权保护联勤联动中心,联合开展失信惩戒、培训交流、协同保护等工作,深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和行政保护有效衔接;连云港市公安局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牵头建立由公安、检察、市场监管等部门和重点企业参与的“警政企”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汇聚合力提升打击治理效能;全市公安机关建立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保护名录28个、“一企一档”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档案49个,护航企业发展。(记者杨青春,通讯员段艺琨、吴旭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