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5月24日,安徽合肥市召开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会上,合肥市知识产权局、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九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合作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构建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意见》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环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创新举措。为构建知识产权快速纠纷解决机制,会上还组建自贸实验区合肥片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委员会首批人民调解员队伍,并为首批聘任的138名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员颁发聘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合肥市强化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能力快速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4月,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6289件,同比增长29.17%。今年第一季度,有效商标注册量311061件,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注册量2219.8件。在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位列第11名,获优秀等次,被人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在第23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合肥获得两金、两银、十四优的好成绩。
合肥市副市长赵明表示,《意见》的印发是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有力举措,首批聘任的调解员队伍,也开启了全市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新起点,是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借助“外脑”的又一次创新之举。她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体制机制;要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发挥专业机构的专业性优势,更好发挥调解在解决知识产权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为权利人维权提供便利,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要落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方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织密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网”,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柴建飞、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