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近年来,安徽淮北市以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为主攻方向,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为抓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积极探索符合全市发展实际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体系,着力提升城市创新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知识产权支撑。日前,淮北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优化顶层设计,做好要素保障。淮北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印发《贯彻落实〈安徽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绘就知识产权强市的发展蓝图。市委深改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市长办公会等先后多次专题或重点研究知识产权相关议题,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印发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高位推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市直各有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的联席会议,制定议事规则及成员单位任务分工责任清单,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此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考核激励机制,积极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重点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知识产权保护等指标纳入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对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目标考核,积极落实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激励创新创造。2021年以来,各级知识产权奖补资金达1680万元。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区3个,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中国、安徽省专利奖34个;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优势企业12家;地理标志商标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驰名商标11个,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43家,省级商标品牌基地5个,实现三区一县全覆盖。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4.84%,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提升保护效能,净化市场环境。积极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首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两法衔接和多部门多区域协同保护制度,出台《打击知识产权全领域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定》,扎实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大力推进“两法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面加强涉刑案件移送,推广实施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种源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中院印发《关于推进淮北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与海关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成功获批建设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淮北分中心。围绕陶铝新材料、装备制造、煤化工和酒类食品等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积极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地理标志品牌执法和跨省间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协作机制,与苏鲁豫皖多地市共同签订《淮河生态经济带地理标志品牌执法保护联盟合作协议书》《皖豫两省十市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协作保护。其次,推进专利侵权行政裁决试点建设工作,会同联合司法局、市仲裁委出台《关于在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淮北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淮北市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及时有效化解专利侵权矛盾纠纷。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共办理知识产权案诉前调解案件63件。第三,聚焦重点市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专利领域的“铁拳”“护航”“雷霆”、商标领域的“蓝天”“迅雷”和打击侵权假冒领域的“春雷”“利剑”“昆仑”“秋风”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强化奥林匹克标志保护。今年以来,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6件,案值258.9万元,罚没金额109.9万元,其中1件入选省级第二批奥利匹克典型案例。公布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公开销毁货值金额30余万元的侵权白酒。
强化转化运用,推动创新发展。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培育工程,鼓励支持企业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目前,淮北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9家。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40余家。实施淮北专利导航项目建设,2021年淮北市陶铝新材料专利导航项目获得省重点支持项目,获得省级投入30余万元。目前,基地完成对86家陶铝及高端铝基企业摸排论证,将54家重点企业纳入专利导航项目。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举办企业、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供需对接会,搭建高校与企业供需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发明创造主体主动对接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挖掘和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施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引导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做质押融资,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会以及知识产权+金融融合助力企业发展主题沙龙,促成30余家企业与商业银行达成质押融资意向,今年以来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7笔,融资金额2.7亿元,有效缓解企业发展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发展。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工程,加强品牌和试点示范建设,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培育力度,对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品种称号的每件给予管理团队10万元奖励。
完善服务体系,激发企业动能。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30余家专业化综合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积极引导知识产权代理组织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专业、规范、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加强专利培育,出台《淮北市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提升行动方案》《淮北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引导高价值专利发明创造,激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加大专利研发力度。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推进重点企业专利清零,帮助企业将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管理,采取集体约谈代理机构和单独约谈代理师、签订承诺书、开展专项检查等形式,持续推进“蓝天”行动的开展,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专利申请代理行为、商标恶意抢注代理行为,纠正不当代理行为10余次,督促撤回非正常专利申请1300余件,制止抢注商标10余件,有效遏制扰乱知识产权服务代理行业秩序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