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6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合肥市召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会上,宣读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并对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授牌。自此,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

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合肥等全国10个城市(地区)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

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全方位构建知识产权生态体系,知识产权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该市坚持高位推动,健全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以专章形式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建立知识产权工作市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知识产权强市建设30条举措,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同时,构建“高质量发展常态政策+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政策+助企纾困短期政策”激励政策体系,2022年兑现知识产权奖补资金8000多万元。

该市坚持融入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将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关键要素,沿链赋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支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2022年战新产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首超万件,3年增长近3倍,占全市比重超八成。助力国家高企净增1800多户,国家专精特新企业新增78户,登陆科创板企业总数居省会城市第二。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四。

该市坚持协同联动,优化保护格局。构建“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一体化协同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制度改革。探索“集中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互联网+调解+仲裁+司法确认”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技术调查官制度等多项试点工作。持续开展“蓝天”“铁拳”专项行动,清理非正常专利申请1.5万余件、清理率达99%。建强用好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营首年预审合格发明专利获授权突破1000件。

该市坚持统筹布局,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国家、省、市三级服务网络,建成国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信息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4家,省级公共服务网点、商标品牌指导站等服务机构100多家,合肥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投入运行。考核认证知识产权专员和联络员2000多名,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动态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近3年累计质押融资52亿元,发行3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3.9亿元,惠及企业1200家,填补长三角区域专精特新证券化产品空白。

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举措,助力合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2022年,合肥市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27万件,年度增速超30%。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5.4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1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五。近两年,该市连续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项,获金奖总数达到7项,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

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积极对标示范区建设要求,系统谋划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能力,力争到2025年,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以上,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85分以上,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以上,高质量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城市。(记者 许蓓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