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今年,北京将以培养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打破传统的人事、职称、编制制度限制,打破不同学科、科研领域、行业壁垒,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同时,支持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在京就业创业。

  这是记者从3月10日举行的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2020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386.6万人、363万人次。北京新增设8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437个、流动站51个。

  北京还率先出台电子劳动合同实施意见,实行电子劳动合同企业约1500户、合同总数近40万份。在全系统创新开展“局处长走流程”专项活动,将189项服务事项整合为24项“场景式服务”,彻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聚焦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两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等任务,北京将进一步健全评价机制,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开设知识产权职称专业,推进分级分类评价,并持续优化职称评价服务,推进职称证书电子化。

  同时,北京还将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北京还将以培养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打破传统的人事、职称、编制制度限制,打破不同学科、科研领域、行业壁垒,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

  同时,北京将鼓励高精尖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推进博士后国际化培养和博士后科研择优和资助;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级研修活动;支持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在京就业创业。

  今年,北京还将继续发布“两区”建设重点领域暨“五新”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1年版),持续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表示,今年该局将全力夯实事业发展基础,全面推进“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便捷化、一体化”建设,推动人力社保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弘扬“向前一步”精神,推动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深化“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主题实践活动和“局处长走流程”专项活动,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及时改进工作。(记者 杜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