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成立两年多,就研发出全球首款Micro LED微晶屏手表,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公司(以下简称康佳光电)用知识产权开辟征途,已经提交专利申请1166件,获得授权245件,诞生了多项行业领先成果。目前,该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荣誉称号,被评为重庆市首家新型显示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

  这类科技企业的成功,得益于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等部门“三位一体”打造的良好创新环境。

  优化创新环境为企业减负。近年来,璧山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出台《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璧山区质量品牌与知识产权资助办法》等创新激励政策,构建“速调+快裁+精审”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搭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减负、维权、增效。以康佳光电为例,自其成立以来,璧山区累计资助奖励其科技创新资金达2058.96万元;璧山区知识产权局在康佳光电建立维权援助救助站,派驻知识产权特派员进行点对点帮扶,帮助调解(化解)专利侵权纠纷两起,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建强管理体系为企业增效。近年来,璧山区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实施专利清零和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从创新源头抓起,积极帮助企业构建集管理、预警、布局于一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两年内该区新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72家,整体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效能。企业成立了职能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涵盖创造、风险预警(诉讼)、专利分析等;管理制度健全,涵盖创新奖励制度、代理服务管控制度、质量评定标准、商业秘密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结合产业发展制定了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分别设定了发展初期、中期、稳定期知识产权发展目标;大力推动专利标准化,紧盯显示关键技术,加强培育标准专利,推动专利转化提升为行业标准。

  创新转化模式为企业提速。近年来,璧山区大力发展以院强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兴产的“研究院经济”,紧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形成独特的“研究院经济”,实现了知识产权创造到转化的无缝链接。截至目前,璧山区已建成各类研究院公司30家,集聚科研人员618人,科研仪器设备原值达到1.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1117件,9家研究院公司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经济”的代表企业,先通过创新链构建产业链,抢占技术制高点,后建设产业园,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孵化新项目、打造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截至今年12月,康佳光电以245件专利支撑的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科技产业园生产线已经建成,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超千亿元的产业规模,有望让重庆成为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的顶尖半导体基地。(赛鑫鑫、陈荣刚、谢旺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