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专利开放许可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与传统专利许可相比,具有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交易成本更低、对接效率更高的特点。”今(28)日,2024年重庆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俊安在问答环节详细介绍了重庆专利开放许可机制的落地情况。

他表示,在推动制度实施方面,重庆强化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一”,即构建一个闭环体系、制定一个政策工具包、深化一项改革。

构建一个闭环体系。一方面从供给端对全市高校院所存量专利进行全量盘点,征集重点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开放许可专利1000余件,全部为发明专利。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端搜集挖掘专利需求3300多条,通过大数据来匹配推送,形成需求收集、分析评估、定向对接“一链贯通”的供需对接闭环。

制定一个政策工具包。制定《重庆市专利公开实施办法》,明确“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且发明人、设计人也未申请实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应当将其纳入公开实施清单”,加速实现发明人、设计人的研发创新价值。在定价指导方面,全面推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开放许可费费率指导意见,参考已发布的“十三五”同行业平均许可金额或费率,指导专利权人实现相对科学、公允、低成本定价。在监测评价方面,制定印发《重庆市知识产权运营绩效补贴办法》,将专利开放许可绩效作为运营绩效补贴的重要内容。

深化“一网通办”改革。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发“重庆知识产权在线”应用平台,在市委组织部“渝才荟”应用上专门开发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快审服务模块,实现在渝人才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当日审批、当日报出、当日反馈”。

范俊安表示,下一步, 市知识产权局将全面落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着力提升融合度,提高精准性,扩大参与面,加强开放许可声明信息的公开共享,聚力做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宣传、解读和培训,推动形成更多典型案例。(记者 王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