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的通知》(国知办发运字〔2023〕3号)出台,“武汉市‘服务型政府+多维模式’跑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速度”案例成功入选。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末,武汉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443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9.19件。
如何使丰富的“知本”转化为“资本”,促进专利资源价值最大化?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武汉局)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推出“风险共担机制+设立专营机构+创新评估方式+开展清单式靶向营销”的“知识产权金融+”多维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财政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及保费补贴等机制,跑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速度。
二、主要做法
(一)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鼓励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贷款进行融资
武汉局在创新保险公司、银行、市级财政风险共担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财政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及保费补贴等机制。
根据《武汉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武市监规〔2019〕2号)、《武汉市知识产权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武市监规〔2021〕4号),武汉局持续开展武汉市知识产权发展项目申报工作,对于按期还清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本息和投保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企业提供贴息支持,并对项目申请进行受理、审核及立项,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职能,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行融资。
同时,武汉局相继出台《武汉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的通知》,推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和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广泛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专项对接,更大力度推动商标质押融资助企纾困。
(二)“知识产权金融+”多维模式,提高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普及度和惠及面
武汉局施行“风险共担机制+设立专营机构+创新评估方式+开展清单式靶向营销”的“知识产权金融+”多维模式,支持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先后与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汉口银行、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机构达成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五年内,多家银行将向武汉市企业提供不少于200亿元的知识产权融资支持,3家保险机构也将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知识产权保险覆盖面,共同助力提高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普及度和惠及面,促进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1.支持银行设立专营机构,及时响应企业个性化的知识产权金融需求。
武汉农商行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成为被授权专项信贷资金规模的专营信贷机构,开发专有科技型企业金融产品,优化专属的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金融服务。
2.支持银行创新外部评估机构库、内部评估方式,将企业的科技水平转化为授信的“入场券”。
武汉农商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创新内部评估方式,准入38家专业评估机构,加强综合评估能力建设,对出质人及质押物进行深入调查,授信前分析借款人经营情况,强化第一还款来源,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不利情形提前采取措施堵截,并定期跟进检查。
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品的专项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有效改变了传统金融里面以财务评价、抵押评价为主的传统模式。
3.支持银行优化信贷流程,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绿色通道。
武汉农商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授信时重点关注企业专利技术的价值以及市场潜力,不局限于做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并取得了总行的特别授权,可在权限范围内独立完成审批,采取一站式绿色服务,七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放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审批效率。
4.支持银行清单式靶向营销,深入对接科技型企业。
武汉局与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开展深入合作,鼓励银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有目标、有方向,清单式靶向营销专利权、商标权等质押贷款,充分运用“知惠贷”服务方案分层营销、分层施策。
5.探索投贷联动。
武汉局与武汉创新投资集团、汉口银行建立三方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新模式,推动武汉市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融资渠道,培育壮大知识产权资本市场。
6.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
依托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一站式平台资源优势,汇集高校企业专利技术资源,制定待转让、许可的专利清单,明确转让方式和交易价格,畅通知识产权质押物处置和流转渠道。
三、工作成效
质押融资金额连创新高。
近年来,武汉共为127家(次)企业贴息3565.3万元。
2021年全市专利质押次数达837次,质押金额达16.43亿元,同比增长29.37%;商标质押次数达376次,质押金额达3.47亿元,同比增长126.80%,有效盘活企业无形资产,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和商品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1-11月,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放金额达23.37亿元,再创新高。
银行专营机构和清单式靶向营销取得良好成效。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7亿元,累计支持客户300家,在武汉市同业金融机构中遥遥领先,赢得了政府及客户的高度评价。
截至2022年9月末,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金额7.15亿元,户数97户,累计投放金额为6.81亿元,较年初投放金额1.14亿元,增长约500%,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四、经验启示
(一)强化政策支持,减费让利
加大对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承担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评估费用,进一步减轻融资成本,并对符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条件的小微企业,就其开户、结算等业务费用实行一揽子优惠减免政策。
(二)加快知识产权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
培养不同行业领域、专业性强,懂技术、懂知识产权法律、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创新模式。
(三)加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投入
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丰富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鼓励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保险和信托等,构建更加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的交易流程,便利知识产权交易与处置,促进质押融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