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函,将湖南张家界桑植县和河北张家口崇礼区依托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介。其中,桑植县立足当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深入开展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走出一条脱贫地区依托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和群众、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坚持政府主导,开辟乡村振兴新模式。桑植坚持“旅游融合、产业振兴、绿色发展”,明确“建品牌、带产业、稳收入”发展目标,成立桑植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白茶办,形成以八大公山白茶产业园、人潮溪名优茶产业带和洪家关休闲茶园片为核心的“一园一带一片”产业发展格局,全县从事与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相关经营主体达80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4.5万余户近8万人,每年促进农民增收8亿多元。

地理标志赋能,推动特色产品增效益。桑植拥有桑植白茶、桑植粽叶、桑植蜂蜜等7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着力打造“源来桑植”区域公共品牌。2022年,桑植白茶和桑植粽叶年产值分别达到5.8亿元和2.8亿元,“两片叶子”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广经验。

力促产业融合,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桑植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创作《我的桑植》《桑植白茶》《来桑植哟》《白茶甜歌》等包含桑植白茶地理标志元素的歌曲,编撰《中国茶大全桑植白茶传》,组织地理标志产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博览会、金芒果地理标志产品节、“挑担茶业上北京”、东莞桑植白茶推介会等展销推介活动,2023年,桑植公益视频《知桑植》在全国各大高铁站和列车轮播,进一步打响桑植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同时,开辟金鞭溪、九天洞等融入张家界大鲵、桑植白茶、桑植蜂蜜等地理标志元素的精品旅游线路,桑植魔芋、桑植白茶、张家界大鲵等3个地理标志产品获评“张家界最有特色十大农产品小吃”,2022年打造“一镇一馆”,通过线上线下双运营模式销售桑植23个乡镇的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涉及白茶、蜂蜜、茶油、绞股蓝、腊肉等多种商品,年收入近5亿元。

探索质押融资,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题。桑植积极鼓励地理标志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2年至今,金鲵生物、湘丰白茶等企业已成功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900余万元。桑植作为脱贫县,帮助经营主体有效化解融资难问题,探索了知识产权融资、优化营商环境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结合的生动实践。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