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2022年12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108个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福建泉州有2个案例入选,占全省入选案例总数(6个)的三分之一。这两个案例分别为安溪县市场监管局的《全面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茶业富民工程》(区域建设类)和福建匹克集团的《以商标国际注册推动商标品牌国际化进程 让匹克商标成为竞争中飘扬的旗帜》(企业经营类),为2022年度泉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用好“无形之手”

近年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厚植商标大市、商标强市发展优势,瞄准企业在“创牌、用牌、扬牌、护牌”各环节需求,探索运用商标品牌指导站、商标品牌工作指南和商标行政指导“三书”等措施,帮扶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前瞻注册、储备注册、防卫注册和突出使用、规范使用、结合使用、广泛使用等策略,在加强商标创意设计、强化商标注册保护、壮大商标族群体系、发挥商标使用效益、丰富商标意蕴内涵、增强商标溢价能力、增强商标纽带作用上下功夫,巩固和深化泉州企业“打不垮、抢不走、拆不散”的商标品牌优势。2022年5月25日,《福建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发《搭乘商标“快车”,泉州制造走更远》专题报道,介绍泉州市场监管部门以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等为依托,推进商标指导服务等工作情况,省政府网站全文转载,多家媒体也相继转发报道。

绽放“品牌之花”

“十四五”以来,泉州新增注册商标20多万件,目前商标有效注册量达72万件,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实现了注册商标年均增量10万件的“加速度”增长;驰名商标累计达159件,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安踏”“鸿星尔克”“舒华”“匹克”“九牧”等一大批泉州商标品牌在时代大潮中绽放异彩,进一步显现“泉州品牌版图”影响力。品牌企业和中小企业以商标为纽带,通过商标许可使用、贴牌加工等形式加强协作,实现“大手拉小手”,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如百怡服饰有限公司与安踏公司相配套,每年可获得其80万件以上的服装订单;南安洁通管业公司与九牧集团配套,近年获得其1.58亿元订单……据统计,近年来全市以商标为纽带的协作配套产能达800多亿元。

打造“发展之塔”

回望过去的2022年,泉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多个领域发力,取得了多项可喜的成绩。如果用宝塔来比喻的话,泉州知识产权工作这座宝塔拥有由“七个一”成绩构筑成的坚实塔基和塔身,即商标有效注册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年度专利授权量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处于全省第一梯队水平、全省第一单专利开放许可交易落地泉州、“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以1428.4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在省内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的城市、在2022年公布的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中居全省首位。“塔尖”则是2022年获得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2023年,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和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部署,从“势”即发挥民营经济等优势、“能”即强化知识产权赋能、“策”即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精准施策三方面着手,为服务泉州高质量发展超越当好全省排头兵提供更强知识产权动能支撑。(薛缤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