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福建三明永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市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林”字号商标,加强区域品牌保护,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商标8138件,其中涉农商标2000余件,地理标志商标16件,均居三明市第一位。
一是加强区域商标品牌调研。该局从加强地理标志商标调研工作入手,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各乡镇、街道,与农户、企业进行座谈,并走访市志办、农业局等相关单位,撰写了《对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的分析及对策》和《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工作情况及其建议》等调研文章,提出加快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同时,市26件地理标志商标入选《福建地理标志传说》,10余件区域商标登入《三明名产志》。
二是强化区域商标品牌培育。依托商标指导站,在各乡镇(街道)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协调成立“知创福建”福建水院工作站及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工作站,围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关口前移,靠前服务,依托市林竹、汽车、石墨等优势产业,开展“商标品牌助农”“商标富民”系列活动,加强商标、地标等知识产权培育,不断提升市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2年1月,地理标志商标“永安鸡爪椒”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同年10月,地理标志商标“永安大湖鱼”和“永安冬笋”双双获国家知识产权认定,使市地理标志商标达16件,列居三明市首位。“永安兰花”“洪田红菇”“小陶豆腐”“永安小陶蜜桔”“永安贡鸡”等一批涉农商标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同时,积极指导“永安小吃”商标品牌升级和推广,协助做好“永安粿条”等小吃类史料的收集和整理,2023年1月,指导“永安粿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助推“永安名宴”品牌建设。
三是加强区域商标品牌推广。该局积极培育指导市农字号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品牌特色,提升内在实力和竞争力,如今,区域商标品牌已成为市富民和乡村振兴“金名片”,有力促进了市农业经济发展。在2017年3月28日全国工商系统召开的商标富农会上,由市提供的2件地理标志商标“安贞旌鼓”“永安黄椒”被大会作为商标富农经验推广,充分展现了市商标富农战略的突出成果。同时,通过加强区域商标品牌建设,有力促进了区域文化建设,如,“安贞旌鼓”有力促成槐南镇成为“中国文化名镇”;“永安笋干”有力促成市成为“全国笋干交易市场”;“永安内炉芙蓉李”使老区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汽车村”;“永安粿条”成为外地游客必尝的舌尖美味。
四是致力区域商标品牌保护。2022年,该局组织开展闽笋交易市场监管提升行动,帮扶供销部门完成“国家笋干综合标准示范区”申报工作,有力提升了“永安笋干”的全国影响力。近年来,该局为永安市20多家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其中,打赢“洪田脐橙”“永安金线莲”“永安龙头湿地公园图”等区域商标的“争议战”,争回“吉山老酒”归属权,使流失多年的地理标志商标重新回归永安。该局在2022年度获“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