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三年来,广东东莞以成功获批第三批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契机,紧扣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目标,聚集已然确立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新定位,致力于把知识产权作为推动经济转型、服务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打造特色服务聚集区,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多方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和管理水平,当前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强有力的管理平台

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按照“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工作思路,全力服务东莞制造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建设“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通过多方联动,优化服务方式,联合版权局、海关、市版权协会、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部门和社团组织力量,多种业务办理于一个窗口。同时,在横沥商标窗口试点的基础上增设松山湖片区(或滨海湾新区)基层商标窗口试点,进一步提升服务便利度。

与此同时,中心打造了“1+2+N”全链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东莞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城市定位,打造“1+2+N”全链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核心,2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两翼,涵盖3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10个维权援助工作站、11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以及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巡回法庭等N个服务点的服务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可行性,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名录,建设知识产权专家库,主动走访对接企业,发挥专家智囊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的知识产权指导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东莞市充分借助智库专家力量,加强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交流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为东莞全面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外脑支撑。与此同时,东莞市积极探索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政校企产教融合培养新机制,助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理工+法律+管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产权新文科,把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成为立足东莞、辐射大湾区的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和基地。

记者了解到,当前全市有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东莞市商标品牌研究院、东莞市品牌促进会、东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东莞市知识产权研究院和东莞市知识产权创新促进会等多个社会组织,承担着相应的知识产权促进工作,指导和服务东莞各镇街、行业协会和企业深入实施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壮大服务市场,打造有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

三年来,东莞市通过系统开展专题研究东莞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支持骨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做大做强,丰富知识产权服务业态等工作,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持续壮大,为东莞市技术和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

据了解,目前,松山湖和东城两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已经开建,其中松山湖科学城运营中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散裂中子源、材料实验室等重要平台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东城运营中心,聚焦传统支柱产业,围绕家具、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两个中心相辅相成,服务东莞制造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东莞市场监管局引入长效运营模式,如东莞市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中心承建单位承诺至少运营至2026年,其中前3年为建设期,后2年为运营期,帮助运营中心实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东莞产业集群布局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根据产业特点和知识产权特性,东莞围绕重点发展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七大集群产业,还建设了对应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通过专业、专注服务某一产业,以期实现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

经过东莞市各职能部门高站位的规划布局,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正以高水平发展,为东莞市知识产权工作添砖加瓦。作为一个GDP万亿、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东莞立足新起点,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动对接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布局,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推动知识产权有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知识产权发展新动能。(记者刘灏,通讯员何烷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