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8月28日,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广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园、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道办事处、广州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广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会协办,由天河区科工信局、天河区工商联支持的“广州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活动暨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会”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

广东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院副院长杜玉晓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的召开,是广东工业大学贯彻实施广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搭建高效务实的对接平台,实现高校教师研发成果转向市场化的助推器。

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用促进部陈宇萍副部长发表演讲,他指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加强合作,既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有力保障,也是构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护城河。

广州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冬人就专利转化运用政策进行深入详细的宣讲,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用促进部代表对金融服务政策进行宣讲,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单香杰对广州市新材料产业专利导航进行分享。

广东工业大学施志聪教授团队在项目路演环节上展示了在液态电池频出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团队研发出三维凝聚态锂电池技术,探索更高安全和能量密度的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审发明专利3项,并可使其技术生产的电池适应低温地区、具备高压快充以及续航千公里等技术优势,项目展示获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据了解,该技术已应用在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的推进应用测试中。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朱冬雨教授团队在项目路演环节上,展示了其多位科研人员团队共同研发的自修复聚合物材料技术,自修复材料是一种受损后能够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仿生材料,对于延长其工作寿命、确保其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朱教授团队研发的木质素自修复聚合物技术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未来可适用于医疗医学行业的细胞培养支架、伤口敷料和药物递送载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智能机器人行业的智能涂层、人工肌肉、柔性传感器和自修复轮胎等,评审专家们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市场价值予以了高度评价。据了解,该项目正与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合作沟通。

长兴街道党建与组织人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两企三新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开展企业研发需求与技术市场推广的指导与资源对接,进一步实现辖内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该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辖内科研单位、高校的知识产权精准转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天河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记者符畅,通讯员杨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