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新会陈皮、英德红茶、凤凰单丛茶、白蕉海鲈……记者近日获悉,广东推动实施《广东省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实施方案》,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据了解,广东各地以“地标兴农、品牌强产”为路径,探索出一条“保护促发展、质量树品牌、融合助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样本,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发展提供“广东样板”。截至2024年底,广东已推动建设6个地理标志特色镇,获批建设广东新会等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地理标志产品166个,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超1900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党建引领+制度保障,筑牢地理标志保护根基。江门市新会区通过成立全国首个陈皮产业链党委,构建“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新会陈皮产值跃升至2023年的230亿元,带动超7万人就业。此外,江门市还出台广东省省内首部地理标志专项法规《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从品牌建设到监督管理等,全方位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罗定市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管理规范》,通过“五统一”模式规范罗定肉桂、罗定皱纱鱼腐等5大国家地标保护产品管理,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

构建全产业标准体系,锻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化州市围绕化橘红产业,构建覆盖种植、加工、检测的全链条标准体系,联合中国检测集团成立产业链支持中心,推动全产业链产值从35亿元增长至102亿元。英德市建立“红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23家茶企100万枚追溯标签全覆盖,助力英德红茶去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47.73亿元,稳居广东省第一、全国红茶类第二。珠海市斗门区以白蕉海鲈预制菜为突破口,制定湾区标准《预制菜海鲈鳍》,打造数字化养殖监管体系,推动海鲈产业迈向百亿级规模。

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潮州市凤凰镇依托凤凰单丛茶建设“地标特色小镇”,打造“工夫茶器四宝”等文化衍生品,实现“茶文旅”深度融合。罗定市将肉桂、稻米等地理标志与非遗结合,建设主题公园和研学基地,带动10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化州市以“生态+”为抓手,积极建设绿美生态,助推化橘红之乡康养度假之旅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

此外,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各地政府联动,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地理标志保护网。江门市新会区与珠三角、广西等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查处冒用地理标志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珠海市斗门区推动“白蕉海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助力“白蕉海鲈”走向全国、扬帆出海。(记者成小珍,通讯员樊梦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