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4月9日下午,在第25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一场以“法治引擎 企航未来”为主题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情况发布会(AI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举行。此次发布会吸引了司法界、学术界、企业及律所代表等约200人参会,共同探讨在AI技术浪潮下,如何以法治护航科技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生态注入强大动力。

加强多方协同 共寻法治护航之道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坚在致辞中指出,深圳作为“科技第一城”,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他提到,创新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跨境知识产权布局等领域需求迫切,深圳法院将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打造“前海样板”,与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为深圳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刘桂林介绍,前海积极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构建深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海模式”。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示范区,前海已联合各类知识产权机构形成集聚效应,构建起全链条生态保护体系。他倡导前海知识产权机构加强协同,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支持。

创新举措频多点开花 解锁AI知产保护密码

活动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坚、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刘桂林、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庭长蒋筱熙、前海产发集团董事长罗和平共同为“护梦计划”暨“前海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站”揭牌。该计划旨在构建全链条法治服务体系,为深港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计划以对接区内相关法治机构的优质法务资源为基础,重点开展助企法治政策宣讲、法律知识科普、重点产业法律治理研讨等主题活动,同步建立需求导向型法律保护常态机制。服务站主要面向前海梦工场入驻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前海科技企业以及跨境科研机构等,重点覆盖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深港知识产权助企发展,探索跨境规则衔接机制。服务站将帮助企业对接知识产权“确权-维权-转化”服务,提供其他特色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一系列法治制度创新成果接连亮相。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庭长蒋筱熙解读《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与维权指引》,通过构建场景化防控矩阵、动态化治理机制和全链条维权体系,帮助企业提升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事务办公室主任兰诗文发布《2024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涵盖多领域,展现创新裁判智慧。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邓爱科发布《人工智能(AI)领域专利布局与申请指引》,为企业提供AI专利布局实操指导,助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多维视角碰撞 拓展知产保护新视野

在讲座分享环节,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张婷深入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强调数据合规和侵权风险防控。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黄亚英从立法角度为大模型时代深圳知识产权立法优化提出建议,包括明确知识产权客体、加强数据合规管理等,并建议依托前海深化粤港澳跨境IP协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招俊健基于企业实践分享AI硬件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AI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规则、政策设计与企业实践等展开讨论。此外,活动还设置了自由交流环节,11家前海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驻点会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咨询,现场讨论热烈。(记者 李晓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