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4月28日,广东汕头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推进会议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汕头科技馆举行,据了解,会议举行了签约仪式,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共同签署《汕头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将有效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闭环,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通报了汕头市2024年度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全市2025年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各有关单位年度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当前,汕头正全力打造“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迫切需要高价值专利技术的支撑。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努力培育运营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各方加大专利转让许可,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聚焦产业痛点,定向研发攻关;企业要主动对接高校研发成果,推动技术迭代;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要精准匹配供需,架起“知产”与“资产”的桥梁。

会议邀请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刘民义教授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题培训,围绕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专利成果转化可能出现的问题,专利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路径和方式等,为企业的产业技术研发提供有益参考。会议还邀请了汕头大学张和凤教授围绕团队科研成果进行项目路演,深度分析展示新型荧光材料专利技术,为相关企业在荧光材料开发生产及其在下游防仿、文具及印染等领域开展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依托三方合作机制,聚焦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促进技术、市场、资本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助力新质生产力更好发展,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贡献知识产权力量。(聂金秀、黄思程、罗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