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年来,贵州铜仁市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创新“非遗+”模式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弘扬其当代价值,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非遗+传承”助推保护力度。开展非遗传承保护排查,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分布、保护现状等信息。截止目前,调查收集非遗资源线索6000余条,成功申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2项,省级项目73项,市级项目101项;国家级传承人10名,省级传承人55名,市级传承人204名;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个。成功创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基地”4个。石阡说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争取国家、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提升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二是“非遗+活动”助推知晓力度。承办贵州省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铜仁会场)活动,70余家非遗传承企业参与“非遗购物节”。活动现场展演苗家四面鼓、玉屏箫笛、苏州评弹、德江傩戏、思南花灯舞、沿河山歌、仡佬族民歌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活动期间制作非遗项目展板50余块在团结广场进行集中宣传,发放宣传册3000余册。线上依托快手、抖音、一码游贵州、贵广网络等新媒体开展非遗购物节宣传推介,宣传苗族巴狄雄撒滚、石阡说春、德江元宵节炸龙习俗、松桃寨英滚龙、石阡仡佬族毛龙节、沿河花灯戏等非遗项目100余次;线下开展展销、非遗好物节、非遗美食节、非遗夜市等提振非遗消费力度。同时发布铜仁片区非遗路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晓力度大幅提升。

三是“非遗+创新”助推亮点品牌。以传统手工艺为核心,鼓励引导全市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积极研发非遗文创品牌,打造集体验、传习、展示、消费为一体特色非遗产品品牌的多元立体式非遗产业链。持续探索创新松桃苗绣非遗文创亮点品牌,开发苗绣相关文创产品,形成松桃苗绣“苗族花鼓舞”“鸽子花旋极图”等一批有地方特色、有较大影响的非遗文化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松桃苗绣产品花鼓、鸽子花、百苗图等六大系列220个种苗绣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67个国家,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

四是“非遗+产业”助推旅游发展。以非遗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旅游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将非遗注入旅游体验,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加大非遗在旅游发展中的产业优势。将铜仁非遗文创产品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梵净山、朱砂古镇等景区进行展销。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打造松桃苗绣展示中心、苗医药体验馆、土家族医药馆、铜仁市非遗文化创意基地。围绕民族文化主题,打造玉屏侗乡风情园、印江团龙旅游景区、松桃苗王城旅游景区、石阡楼上旅游景区、江口云舍旅游景区等文旅融合景区,助推“非遗+产业”的旅游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