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记者从12月19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条例内容全面、富有特色,贯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与服务全链条,共6章53条,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

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条例要求将知识产权保护所需必要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多样化会商沟通机制。人民法院要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人民检察院要依法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鼓励市场主体健全知识产权内部管理,行业协会、商会等加强行业自律。

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确认效力。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针对本地区重点产业,推进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工作。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水平,规定法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当优化业务流程,为原创作品保护、数据知识产权提供存证取证、维权援助、诉讼代理等专业化服务。

完善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

建立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机制,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知识产权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紧缺人才。健全知识产权投诉举报机制,引导重点产业的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联盟,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强化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维权援助。

强化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

条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规定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

促进老字号与商标一体化保护

老字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条例规定要实施老字号发展战略,加强老字号认定和管理,建立老字号名录管理机制,引导和支持相关主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记者 杨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