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8月27日下午,河南郑州市第二期“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南曹人民法庭举办。

培训班开班仪式由郑州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李建伟主持,管城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晖致辞。郑州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三级主办马卫东、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李庆伟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

培训班邀请来自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市律师协会、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等处4名专家学者分别就“专利权的侵权与判定”“商标权的侵权与判定”“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与判定”“调解流程规范”等主题内容进行讲授,易国伟等4名知识产权调解员进行了经验分享。本次培训班由郑州中院、郑州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指导,管城法院、郑州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郑州市知识产权协会会员、政府部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人员等15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后,培训学员针对此次学习内容参与线上答题考试,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员证书”。

近年来,管城法院联合多部门持续探索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加强行业调解委员会与法院交流合作,完善高效衔接、优势互补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共同构建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的创新路径,不断增强“抓前端、治未病”的行动自觉,加大对调解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努力将“诉前调解”的“调”再向前延伸,助推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南曹法庭作为郑州市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化法庭,坚持践行“枫桥经验”,不断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今年6月,郑州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专门调解人员进驻南曹法庭,借助调委会100余名调解员专业优势大力开展诉前调解,截止目前诉前调解成功286起。今年以来,管城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964起,同比去年下降55.71%,案件数量大幅度下降,诉源治理效果明显。下一步,管城法院将继续运用“商和管成”解纷机制,不断探索调解工作路径,全力开启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记者魏刘涛,通讯员杨松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