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6月26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俄罗斯科学院农业分院、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联邦东北 N.V.罗德尼茨农业科学中心、吉林省作物学会联合承办的“中俄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发展研讨会”在白城市召开。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陈维友,白城市委书记庞庆波,俄罗斯科学院农业分院、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列克赛·扎瓦林、伊万·萨乌钦科、戈丽娜·巴塔洛娃等14名专家以及中俄双方有关农业科研院、所、企业代表近170人参加会议。
副厅长陈维友为“中俄特色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并致辞。他指出,吉林省同俄罗斯许多地区在农业生态条件上、科技创新方向上以及农作物发展领域上都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存在多方面互补优势,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省科技厅一直重视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先后促成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与俄罗斯10多家科研机构开展农业领域的合作,与7家单位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与2家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中俄农业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并支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中俄特色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省科技厅将加大力度开展中俄间的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为俄罗斯专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中俄两国的科技发展与人才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会议期间,中俄双方专家考察了燕麦、黑麦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和生产示范田。白城市农科院培育的燕麦一年两季双熟新品种,填补了全球北纬45度地区该项研究领域的空白,带动了各地燕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从俄罗斯引进的冬黑麦已在白城偏碱性土壤上成功“越冬”返青,成为我国农业科研领域一次重大科研成果,为吉林省乃至全国高纬度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通过此次研讨会,中俄双方在燕麦、黑麦、荞麦、向日葵、高粱、大豆等特色农作物育种、种植、培育、精深加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中俄农业科技合作成果经验。下一步,中俄双方将继续拓宽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渠道,谋求深层次合作,加强联合培养人才、联合研究及成果转化,激发两国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潜能,将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将取得的成果惠及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