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由江苏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研发、申请的发明专利“证照分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性审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2111132367.5。这也是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首个智能辅助评标发明专利。

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中,创造性发明“置信度机制”,有效解决OCR识别证照正确率不高的问题,保证了“智能辅助评标”结果的准确性。投标在主体库录入证照时,系统赋予证照初始置信度值。在历次评标过程中,系统将评委对投标文件中链接的证照的评审结果与主体库中的证照相关联,每通过评审一次,证照置信度则会增加一定比例,当置信度达到100%,则该证照即认为准确有效,评委便无需复核,可直接采信智能辅助评标结果。此举在保证智能评审准确的同时,有效减少评委95%以上重复劳动。

为深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探索完善智能辅助评标等机制,减轻专家不必要的工作量”要求,常州创新构建“客观指标智能评审、复杂指标智能辅助、评标行为智能管理”模式,实现评标全程智能化、客观评审标准化、应用管理规范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有效缓解了投标企业大幅增加与评标力量不足的矛盾,解决了同一客观项重复评审、尺度不一等问题,提升了评标效率,提高了评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度,得到专家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常州市共有2600多个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采用“智能辅助评标”,专家工作量降低近60%,评标时间缩短50%以上,智能辅助评审内容未发生一例错评、漏评等问题,评标结果更加公正、更加精准。目前,“智能辅助评标”模式在全国近50个地区推广使用,提升了评标质量和效率,促进交易公平公正。

下一步,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进一步开拓创新,持续拓展“智能辅助评标”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完善优化系统功能,提高评标质效,将“常州模式”树立成“行业常青树”,力争从产品、精品走向名品,持续为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变革带来新动力,为数字中国新阶段发展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