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日前,内蒙古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上下齐心,抢抓宣传契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扩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精彩不断,亮点频现。
2021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以全盟市场监管系统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新格局专题会议为开局,采用线上“一网一微一抖”的矩阵式媒体平台宣传与线下现场宣传齐头并进的方式,建立立体宣传格局,扩大宣传覆盖面,强化知识普及深度。
线上宣传,组合施策,多点开花
一是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微信公众号是宣传的主战场,持续发布“知识产权日宣传——商标注册申请常见问题指南”系列知识,方便社会公众学习商标知识,了解注册流程和方法等内容。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设置相应奖项,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同时,促进商标、专利基本知识推广。以微信朋友圈强植广告方式,播放兴安盟大米宣传视频,及兴安盟特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图片、文字说明,在北京、全区各地以及兴安盟全域发布100万条。在腾讯视频首页插播海报,宣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安盟大米”,在北京、全区各地以及兴安盟全域发布50万条。利用官方抖音发布“兴安盟大米”系列短视频6个,扩大知识产权宣传。同时,为了净化市场竞争环境,针对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等违法行为,向兴安盟内市场经营主体精准投放“打击商标恶意抢注,优化营商环境,举报商标恶意抢注、图谋不当利益,扰乱商标注册秩序行为”短信1万条,扩大商标违法行为案件线索来源,巩固“蓝天”专项行动成果。
精准投放,靶向定位,强化效果
在《特别关注》2021年第4期(总256期),制作兴安盟大米、突泉小米、突泉绿豆3件地理标志插图专版广告,向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投递赠阅2000册。制作特快专递信封封面广告2万枚,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在全国范围内派送,宣传“兴安盟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展知识产权进学校系列宣讲,深入到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朝鲜族学校、兴安一小,组织2200多名师生观看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讲座视频、参与知识产权网上知识竞赛,组织收听知识产权知识广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第129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日出东方药业有限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侵权检查及服务活动。
扩大声势,握指成拳,集中发力
4月25日上午,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盟委宣传部、盟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主办“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2021年兴安盟“世界知识产权日”、绿书签集中宣传暨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假冒伪劣商品销毁的活动。活动现场,盟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兴安盟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让现场群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了解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含义。设立咨询台,发放商标、专利知识相关宣传册,耐心地为群众讲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目的和措施,组织群众参加兴安盟知识产权网上知识竞赛答题,引导群众尊重知识产权。现场共接受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宣传单2600余份、环保购物袋38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8块,条幅4个。同时,提供保健食品现场快速检测服务,方便市民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进行相关非法添加指标的检测,鉴别真伪查询。并组织6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优势特色产品展示、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特色中蒙药产品展示。方便群众了解身边的食品、中蒙药企业和品牌。随后,将查获的200袋假冒种子以及1.7万余本(册)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统一进行销毁。
多地互动,形式多样,各显其能
全盟各旗县市在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走进广场、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累计发放宣传单、知识手册6000多张(本),悬挂条幅标语100多条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市场监管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LED大屏幕等方式,宣传商标、专利知识,解答知识产权相关咨询;阿尔山市场监管局以“打击侵权假冒,维护市场秩序”为主题开展识假辨假宣传和侵权假冒商品销毁活动,销毁的假冒商品主要有药品、农资、消防器械、食品、食品原料等;科右前旗市场监管局活动前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了《专利行政执法实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活动期间,走进高新技术企业,宣讲知识产权在企业品牌创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建立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签订责任书,承诺不售假、不制假、不侵权,净化电子商务市场;同时对辖区企业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了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标注和使用情况检查;突泉县市场监管局走进商户为群众推送知识产权宣传视频信息,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走进企业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鼓励各企业积极申请商标、专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科右中旗市场监管局依法对290袋(桶),价值1297元的侵权假冒伪劣口罩、食用油、洗衣液、糕点、牛奶等商品进行统一销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