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创新非遗传承路径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日期:2024-02-23 来源:人民网
当“传统”与“新鲜”邂逅,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呢?
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历史文化悠久,非遗文化丰富。近年来,乌审旗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自治区级21项,市级43项,旗级8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31人,市级78人,旗级166人。
初春时节,一场乌审走马春季训练赛在乌审旗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赛马场火热展开,健壮的骏马、矫健的骑手,壮观的场面让围观群众热血沸腾。乌审旗是“乌审走马”发源地,走马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2021年,乌审走马竞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最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棋盘与国际象棋一样,正方形,纵横九线,六十四格……”在一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中,让学生扎拉嘎木吉爱上了蒙古象棋游戏,并拜非遗传承人为师,深入学习这门非遗文化。
近年来,乌审旗通过开展非遗传承人实践教学、非遗作品展览展示等方式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开展“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传统工艺及创新产品展示、乌审走马大赛、“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乌审四胡大赛等系列活动,推进非遗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景区、进校园,让收藏在展厅里的文物、失散在民间的传统技艺“活”起来。同时,乌审旗积极选派传承人参加自治区、市级培训,每年以嘎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鄂尔多斯服饰、毡艺、传统熟皮等培训10场次以上,累计开展传统工艺技能培训16期,培养传统工艺技能人才1000余人。
以“输血式支持”“奖励性扶持”等形式为抓手,乌审旗将非遗文化融入文艺创作之中,使区域传统文化走上大舞台,涌现出了一批文艺精品。以娶亲为主线,拍摄了《鄂尔多斯婚礼》,全面展示鄂尔多斯婚礼娶亲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创作编排马头琴曲五重奏《蒙古马礼赞》、马头琴管弦乐序曲《马背雄风》《牧歌》等作品,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项目——江格尔,多次受邀到卫视栏目进行演出;出版发行了《乌审走马文化》《察干苏力德文化》等优秀出版物。
乌审旗将不断推进“非遗+文旅”“非遗+文艺”等更多融合发展空间与领域,紧跟时代进行迭代创新,在“非遗+”的文章上实现新突破,展示绿色乌审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厚重的历史积淀。(陈亮、杨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