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4
30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创新非遗传承路径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日期:2024-02-23  来源:人民网

当“传统”与“新鲜”邂逅,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呢?

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历史文化悠久,非遗文化丰富。近年来,乌审旗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自治区级21项,市级43项,旗级8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31人,市级78人,旗级166人。

初春时节,一场乌审走马春季训练赛在乌审旗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赛马场火热展开,健壮的骏马、矫健的骑手,壮观的场面让围观群众热血沸腾。乌审旗是“乌审走马”发源地,走马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2021年,乌审走马竞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最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棋盘与国际象棋一样,正方形,纵横九线,六十四格……”在一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中,让学生扎拉嘎木吉爱上了蒙古象棋游戏,并拜非遗传承人为师,深入学习这门非遗文化。

近年来,乌审旗通过开展非遗传承人实践教学、非遗作品展览展示等方式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开展“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传统工艺及创新产品展示、乌审走马大赛、“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乌审四胡大赛等系列活动,推进非遗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景区、进校园,让收藏在展厅里的文物、失散在民间的传统技艺“活”起来。同时,乌审旗积极选派传承人参加自治区、市级培训,每年以嘎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鄂尔多斯服饰、毡艺、传统熟皮等培训10场次以上,累计开展传统工艺技能培训16期,培养传统工艺技能人才1000余人。

以“输血式支持”“奖励性扶持”等形式为抓手,乌审旗将非遗文化融入文艺创作之中,使区域传统文化走上大舞台,涌现出了一批文艺精品。以娶亲为主线,拍摄了《鄂尔多斯婚礼》,全面展示鄂尔多斯婚礼娶亲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创作编排马头琴曲五重奏《蒙古马礼赞》、马头琴管弦乐序曲《马背雄风》《牧歌》等作品,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项目——江格尔,多次受邀到卫视栏目进行演出;出版发行了《乌审走马文化》《察干苏力德文化》等优秀出版物。

乌审旗将不断推进“非遗+文旅”“非遗+文艺”等更多融合发展空间与领域,紧跟时代进行迭代创新,在“非遗+”的文章上实现新突破,展示绿色乌审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厚重的历史积淀。(陈亮、杨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