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随着宁夏银川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工作的铺开,银川集聚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海绵效应”将愈加凸显,如何善用这些科技创新资源,银川以科技服务为抓手,将专家请进车间,让高校牵手企业,做培训服务人才,问诊产业发展瓶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引领银川市科技创新实践之路。

  将专家请进车间精准服务为企业赋能

  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由企业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正在井然有序地工作着,车间既没有粉尘扑面,也没有人来人往,所有的原材料都被放置在3D打印设备的工作箱里,铺砂、喷脂在密封的设备中交替进行,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在2012年以前,我们的3D打印设备很多原材料、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不仅成本高,而且维修费用也高,对方的维修工程师从下飞机就开始计算工作时间,到结束工作上飞机返回,整个过程都要支付费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事业部的研发工程师马睿回忆说,技术受限、成本增加等诸多原因促使企业下定决心开展3D打印设备自主研发的探索。

  2012年,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3D打印产业应用中心,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改进,企业逐步实现了3D打印设备生产国有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0多件,为企业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跨学科的人才是非常紧缺的,一些行业技术难题靠我们自己很难解决。”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骆坤表示,近年来,企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3D打印、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服务,由于跨学科交叉领域较多,企业现有的人才库难以满足研发需求。

  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回应。近年来,市科技局、市科协通过院士专家宁夏行、企业技术需求征集等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集聚专家人才和技术资源,切实解决了企业一些技术难题。去年年底,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借助“科创中国”学会资源,与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签署了“智享计划”框架合作协议,后者将为企业在一些共性、关键性技术方面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攻关服务。

  骆坤说:“银川能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对我们企业来说,能让更多的行业专家关注到我们的创新难题,为我们的创新研发提供一些技术咨询和服务,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

  高校牵手企业转化技术释放生产力

  “前不久我们刚转让了一项碳化硅粉体制备技术给新疆的一家企业,进行落地转化生产,去年我们一共有4项研发成果进行了技术转让。”在北方民族大学,曾经束之高阁的科技研发成果,如今切实转化为了实际生产力,这让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生伟欣喜不已。

  郭生伟进一步解释道,当前围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发展高强度、高性能新材料为重点,不断增强科技服务及科技成果培育转化能力,“以前老师们评职称、做项目,有论文成果就可以结题,如今政策导向转变,科研成果必须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就促使高校老师必须深入企业,融入当地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研院校则是技术和人才的摇篮。去年年底,为了汇聚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银川牵头成立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借助“科创中国”专家智库资源,广泛邀请区内外高校、企业和院士、专家加入。

  北方民族大学是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去年至今,市科技局、市科协多次组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北方民族大学等专家教授走进银川当地企业,展开一对一、点对点的科技咨询服务。作为行业专家,郭生伟曾多次受邀和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走访中我们发现,企业对技术需求很渴望,就是要建立起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让科学家认识企业家。”郭生伟表示,在“科创中国”品牌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汇聚银川,高校与企业牵手变得十分频繁。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该院已与银川本土及外省30余家企业展开了技术研发合作,重点在碳化硅先进陶瓷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自治区典型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硅基靶材研制及产业化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服务地方行业高质量发展。

  做培训服务人才汇聚磅礴科技力量

  6月16日上午,由市科技局主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WIPO技术与知识创新支持中心)承办的“科技服务进百企.知识产权助发展”培训班开班。

  “第一场很快就报名满员,大家积极性很高。今年我们将开展2场这样高规格的专利知识培训。”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熊飞介绍,培训班邀请了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杨立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两位知名专家,分别围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布局、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进行专业讲授并进行互动答疑。

  “这两位专家在知识产权领域都是很知名的,不少人都看过他们的著作。”参加培训的郑重是一名专利代理师,他所在的三源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仅成立半年,就接手了500多件知识产权代理业务,并开展了10余场关于知识产权的专题培训活动。“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增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我们的业务量在不断递增。”郑重介绍。

  据悉,本期培训班是“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的重点内容之一。熊飞介绍,该中心建成运营后,将通过“建队伍+立机制+配资源+强服务”的模式,以“科技服务进百企”为抓手,向创新主体培训宣传知识产权及科技政策、提供专利数据分析、技术信息检索、法律状态查询等服务,多措并举提高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服务先行。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中,银川市深入落实“三个基本”工作法和“三个一线”工作机制,开展“科技服务进百企”行动,通过技术需求征集、院士专家行、专题培训等多举措,将科技工作者下沉到一线,帮助企业做好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技术需求凝练、平台搭建,满足企业在申报区市两级科技项目、申请专利技术、企业专业技术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银川市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梁小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