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为深入挖掘和保护汶川县非物质文化资源,8月26日,汶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映秀镇召开。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郑晓幸 ,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原社长刘裕国,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伍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姣,中共汶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理胜出席会议。
会上,县文广体旅局负责人汇报了汶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分别围绕非遗文旅融合业态化、非遗产品市场化、非遗传承体系化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会议指出,汶川县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璀璨、地域特色鲜明,要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文旅深度融合等举措,把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不断开创文化强县建设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不动摇,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落实应保尽保要求,切实将符合标准的对象纳入保护清单。统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系统保护,深化发掘阐释,做好活化利用,发展文化经济。要压实工作责任,筑牢法治保障,建强工作队伍,营造社会氛围,不断汇聚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合力,为奋力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曾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