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0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成都市、绵阳市和四川大学、长虹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长虹)发言。

4个发言中绵阳为什么能占据半壁江山?

据绵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绵阳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13978件,是全省唯一突破万件的地级市。同时,绵阳市还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是首批认定的唯一西部地区地级市,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目前,绵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分别达31.1件、11件;商标有效注册量7.2万件、版权登记7.9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0件;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县(区)5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3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2家。

会上,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市场竞争力核心要素,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需要不断创新管理运用模式,提升转化能力。

为此,长虹积极推进专利运营管理,鼓励在集团内、外开展知识产权市场化交易,目前,已累计实现200余件专利许可、600余件专利交易,在智慧家庭、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等领域培育超200多件高价值专利群组。

为扎实推进专利质押融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长虹先后有20余件专利融资过亿元,集团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进一步优化。同时,大力推进专利融入标准,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推进企业标准“领跑”。

据统计,近五年长虹参与标准共193项,主导标准4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发布标准169项。通过多维度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企业正逐渐占据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虹已累计申请专利2.7万余件,授权专利1.8万余件,有效专利约1.2万件,专利产业化率超65%。

超高的专利产业化率,得益于绵阳市以长虹为“头雁”打造的强企“雁阵”。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绵阳资质企业有效发明专利5769件,涉及企业448户,单位产出量为12.88件,同比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2.4万件,涉及企业达35.5万户,单位产出量为6.55件,绵阳资质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出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且资质企业近五年有效发明专利量处于增长态势,整体发展稳定。

为知识产权更好赋能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绵阳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每年设立1000万元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引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8家,累计孵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38家。

接下来,绵阳市将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持续推动创新提质、转化提效、保护提级、服务提优。(孙铭浠、祖明远、郭超英)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