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7月22日,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山东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培养一支规模大、结构优、层次高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批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基本建成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到2025年,山东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规划》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人才支撑等5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8项指标,涵盖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及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已纳入国家及省“十四五”规划。
根据《规划》,山东将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知识产权非诉化解纠纷政策体系。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政策措施,建立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应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进一步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假冒多发的商品领域集中整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到2025年底,争取新增3—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不断扩大预审授权领域。
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电商平台、展会、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建设,对侵权假冒行为采取必要措施快速处理。
高标准建设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济南、青岛、烟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关键节点,布局设立运营分中心,搭建覆盖全省的运营服务网络,打造东北亚国际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依托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库。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库,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鼓励银行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帮助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建立完善全省知识产权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基地,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构建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体系,推动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贯彻实施。支持引进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服务业新高地和集聚区。探索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和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改革试点。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利用专利审查高速路(PPH),特别是中日、中韩专利审查高速路,加快山东省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当地申请专利的授权。支持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打造知识产权对外开放新高地。
建设2-3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构建高效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权机制。培育一批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机构。设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基金,有效降低企业海外维权成本。探索构建海外维权专家库,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高端咨询服务。
争取在省内1—2家高校增设知识产权学院或专业。加快推进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培养涉外知识产权高端人才。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工程、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试点工程、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工程、商标品牌建设工程、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工程、版权创新发展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实现全省16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维权援助组织全覆盖。推动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立海外风险防控体系。
组织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支撑产业集群技术攻关和创新发展。鼓励企业构建产业化导向专利组合,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目录。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
培育新型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集群区域商标品牌。引导出口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开展涉外商标注册,培育国际自主品牌。
完善山东省地理标志发展保护机制,组织开展全省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实施地理标志质量提升、商标品牌培育、地理标志运用促进计划。建立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全程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积极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中欧互认工作。
完善作品登记制度。建立优秀登记作品奖励机制。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制品、工艺美术等优势和特色版权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版权、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型企业。培育动漫游戏、网络传媒、文化娱乐、广告设计等现代创意产业和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技术版权产业。建设版权登记认证、交易、保护、服务一体化平台。(记者 吴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