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此次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60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81项),青岛市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项目。青岛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至85项。

新入选的项目包括常规项目2项,为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地瓜戏;拓展项目9项,为东路大鼓(即墨大鼓)、木版年画(胶南年画)、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王哥庄大馒头制作技艺)、肉食传统制作技艺(郑庄脂渣制作技艺)、酒传统酿造技艺 (莱西张氏蟾公酒酿造技艺)、陶器烧制技艺 (胶州黑陶制作技艺)、传统香制作技艺(孙氏沉香制作技艺)、中医正骨法(郭氏秘传接骨)和民间礼俗 (崂山茶艺礼俗)。新入选项目涵盖了青岛市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门类。

近年来,青岛市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以“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城市为契机,青岛市每年开展近1000场非遗节庆会展和传习实践活动,遍及青岛市社区、校园、商区、景区等全社会范围,形成了群众认识非遗、参与非遗、热爱非遗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市目前有各级非遗项目92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5项,市级207项;各级非遗传承人547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38名,市级123名。全市建立省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8处,市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24处,市级以上非遗工坊92处。

下一步,青岛将立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围绕推动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扩大非遗传播传习渠道,推动非遗与市场、与旅游融合等方面做好文章,进一步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持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充分发挥非遗在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非遗成为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记者 马晓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