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2019年以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抓手,高标准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实现进博会知识产权“零侵权”

  制定发布并协调实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知识产权保护百日行动方案》,在展会现场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制定进博会专利优先审查办事服务指南,开设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受理和商标注册服务窗口,累计出动262人次开展驻场并完成巡查30余次,提供展商咨询服务18次,受理投诉2件。指导进博局开展首展证明开具等工作,强化进博会标志、标识、衍生品等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二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全面提升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能级,推动优化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机制。探索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在沪召开十二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会议,会同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广东、重庆、四川、湖北、浙江、安徽等省市签署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协议书。健全海外维权保护和纠纷应对机制,指导上海商标海外维权保护办公室加强窗口咨询服务、专家智库建设等。优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深化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和“诉调对接”试点,全年调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1810件。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上海“双打”工作要点、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实施意见、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方案等,制定发布局“双打”工作要点、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通知等。加强区行政执法工作指导,面向100多名一线执法干部组织开展全市系统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培训班,组织商标疑难案件研讨协调会40多次,指导各区完成对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许可使用企业、地理标志产品及专用标志使用企业的情况普查。2019年,全市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779件,同比增长24.58%;共立案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92件,同比增长10.6%。

  四是推进重点领域保护长效机制建设

  优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圆满完成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任务,连续七年实现知识产权“零投诉”;全年共派出行政执法人员等349人次入驻55个大型国际展会,现场受理专利纠纷投诉185件。深化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承诺单位覆盖286家商业单位的4500多家门店,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达到7家。发布第四批、第五批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涉及119家国内外企业的249件商标。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加强知识产权综合监管,在全市400多家企业中开展专利真实性、商标使用行为等“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