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0月28日-29日,“2022上海浦江知识产权国际云论坛暨长三角珠三角知识产权合作联动大会暨第二届京津沪渝知识产权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上海科创高地张江科学城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和浦西科创高地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举行。两天内,国内外共100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发表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演讲次数114人次。堪称国内首次“百人知识产权国际论坛”,通过直播观看的人数超过50万。

本次论坛由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商务部)、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上海漕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浦江企业知识产权合作交流促进中心、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风险管理工委、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服务平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张江产业工程院、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协办。

演讲嘉宾以“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为主题,紧紧围绕《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切实贴近国家、城市乃至全球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实、挑战和发展,聚焦如何在上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何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如何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和如何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等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开展广泛地、深入地研究、探索、讨论和交流。

开幕式上,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会长田力普先生向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参与此次论坛的各级领导、支持单位及新闻媒体表示感谢,他说,浦江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论坛,是上海、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沪渝地区知识产权届人士相互交流学习知识产权理论、知识产权工作技能、技巧和方法的平台,是中国知识产权界的“达沃斯”。

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崔亚东发表了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为主旨的演讲,他指出,本次论坛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发布以后我国知识产权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十四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征程上的一件大事,上海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正向着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更高目标而奋进。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坚勇先生表示,浦江知识产权论坛对探讨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分享知识产权学界研究成果、深入知识产权各界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上海理工大学始终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学校的科研工作在研发过程中也要始终发挥知识产权的支撑和服务作用,还要使这些科研成果获得知识产权,并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好科研成果。

“文学艺术与知识产权圆桌讨论”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和跨界创新项目,圆桌由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上海东方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上海政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蒋坡先生主持,六位艺术家和多位知识产权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着“价值发现、价值挖掘、价值流通和价值实现”开展对话,探讨知识产权如何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让他们的作品通过知识产权变现等手段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二天举行的“2022上海浦江知识产权国际云论坛暨长三角珠三角知识产权合作联动大会暨第二届京津沪渝知识产权论坛”徐汇漕河泾分论坛在浦西的科创高地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举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驻中国办事处原副主任吕国良,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乔宝杰院长等40多名专家发表了40多个专题演讲。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