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加强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打造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起创新新闻发布工作模式,会同各地知识产权局共同打造知识产权系统新闻发布厅,聚焦上海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发布厅启幕首场发布会2月2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上海市官方回应媒体相关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介绍说,上海共有7.5万多家外资企业,该局一直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对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健全保护制度方面,出台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民事纠纷诉调对接、知识产权鉴定等政策措施,全面强化严格保护、同等保护。将知识产权制度探索纳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

加强行政保护方面,持续加大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连续4年组织开展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办理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5件,查处涉外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200余件。加强跨区域、全链条保护,强化长三角及十二省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高效化解一批涉外专利侵权纠纷。

优化重点领域保护措施方面,针对外资企业关注的电商平台侵权问题,出台《上海市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意见》。针对药品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支持外资企业符合要求的专利进入快速预审和优先审查通道。

畅通沟通机制方面,及时回应外资外企关切,加强和在上海的国外知识产权机构的交流,每年举办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并通过上海知识产权保护情况领馆通报会、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圆桌会议等,听取并协调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表示,近年来,上海市科委会同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加快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先后出台多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行动方案,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上海的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类技术合同成交数为6773件,较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前(即2022年)增长21%;成交金额逾238亿元人民币,与2022年相比增长117%。在科研机构的总合同金额中,知识产权类技术合同金额占比达65%。

在具体工作中,上海市科委重点抓“四个强化”:强化改革引领,激活专利转化活力;强化需求牵引,加速专利转化运用;强化专业服务,提升专利转化效率;强化生态营造,推动专利转化落地。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黎淑兰指出,上海法院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司法供给,支撑和服务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力保障上海在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上海法院加强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司法保护,2024年共审结侵害发明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技术领域侵权纠纷案件5272件。近年来,审理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同时,上海三级法院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服务保障体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和调解上海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多元协作工作。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吕雪城说,第一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是国家交给浦东新区的重要任务。自2023年启动以来,浦东努力打造改革创新引领、法治保障完备、对标国际标准、多元协同高效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目前,各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各项核心指标已达预期。

截至2024年底,浦东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5件。2025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浦东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芮文彪透露,近年来,上海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三轮合作协议,推动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和成果落户上海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四个一”:做强一个专业国际论坛,即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引入一个仲裁调解中心,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推出一个表彰奖励项目,即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建设一个国际人才培养平台,即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记者 孙自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