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陕西省咸阳彬州市“彬州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成功。

  彬州市位于陕西关中北部,地处渭北高原,古称“邠州”,是古长安通往陇西、新疆等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彬州梨古名“邠州梨”,因盛产于彬州而得名。

  彬州梨具有悠久的历史,始植于2000多年前。《诗经》中记载陕西地区事物的《秦风》篇里有:“山有苞棣,隰有树檖”之句,其中的树檖、苞棣就是梨的别名,说明当时陕西已栽培梨了。根据《三秦记》记载,西汉时梨在陕西关中已广为栽培,且品种繁多。《广志》记有:“关以西弘农京兆右扶风界诸谷中,梨率多供御”。说明到了晋代,陕西梨的栽培更为广泛,有的品种(包括彬州梨在内)甚优,曾作为“贡品”。

  彬州地处黄土高原,属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为生产优质商品梨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唐代时期,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彬州梨享誉西北,人称:“彬州梨没渣,美名扬天下”。水帘、杨家台一带曾是彬州梨的主产地及集散中心。原有老遗生、水遗生、平梨、夏梨等地方品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新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以酥梨为主。

  彬州梨是彬州市最具地方特色的果品,为了振兴彬州梨产业,2018年10月,陕西省彬州市邀请国家梨产业体系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张玉星、农本咨询创始人、首席专家贾枭就梨产业发展形势、栽培技术、品牌建设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2018年11月份,陕西省彬州市组织相关镇、部门、果业企业赴山西隰县考察梨产业发展情况。在前期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制订了咸阳市地方标准《彬州梨标准综合体》,2019年—2020年春季,鼓励引导融诚、南府、雨润坤、顺通等公司,引进玉露香、新梨七号、雪青、红香酥等新优梨品种,通过土地流转、采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模式,新建高标准梨园6200亩,打造了太峪镇姚联村中华梨谷、韩家镇闫家河村千亩梨园等一批高标准梨园。

  陕西省彬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金红介绍,“2008年2月,彬州梨入围首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名单。在2018年第三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全国果业扶贫大会暨中国(长沙)优质果品博览会上,彬州梨品牌价值评估为6.82亿元;2019年彬州梨获中国果品区域品牌价值8.01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