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港式奶茶、鸳鸯、菠萝包、蛋挞……它们的制作技艺都是非遗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以下简称“香港驻成都办”)主任袁嘉诺热情地向成都市民介绍来自香港的非遗项目。

1月7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成都开幕,即日起至21日在祠堂街的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展示来自香港的12项非遗项目,包括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申报而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粤剧,还有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节庆活动,如大澳端午龙舟、大坑舞火龙、香港天后诞等。

据悉,这是香港驻成都办2024新年伊始在四川举行的第一个活动。“我们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深入了解到香港独特的文化风貌,或许大家下次来香港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据袁嘉诺介绍,香港的非遗清单中有多达480个项目,其中有12项更是先后列入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涵盖表演艺术、节庆活动、自然知识、传统手工艺等不同范畴。

“其实我们在选择这次展览场地时也花了一点小心思。我们把展览放在了成都的物质文化遗产建筑,即昔日新华日报的旧址,这也突显了川港文化交融。”袁嘉诺表示,2024年,香港将继续促进川港两地的文化交流,推动川港民心相通。

据网络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4月,四川已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1132项,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1062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完善,非遗整体性保护格局已初步形成。(记者 刘秋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