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从浙江杭州市贸促会获悉,截至11月24日,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收案总量为5547件,调成数达1036件,已履行案件数为1020件,履行率达98%。这也是杭州推动知识产权和国际商事线上调解实现新格局的又一里程碑。

  围绕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助力杭州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杭州市贸促会会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共道科技,借助大数据赋能商事调解,在城市大脑中枢系统下部署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并于6月30日正式上线,初步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知识产权和国际商事纠纷调解“一次不用跑”,为数字化手段、非诉讼方式解决知识产权和国际商事纠纷提供杭州方案。

  平台构架在城市大脑基础上,充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电子送达、文书自动生成、在线司法确认等智慧手段,着力打造“最强调解大脑”,全流程线上完成调解工作。目前,平台已有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杭州调解中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职调解员、共道云调中心、杭州市中小企业协会、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杭州代办处)、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中心、浙江(杭州)知识产权诉调中心、杭州律谐调解中心等共计9家调解机构,近60家律师事务所调解工作室入驻,来自高校、研究机构、法院、律所等机构的1600位调解员在平台上向公众提供专业服务。依托平台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指导,群众和企业可以获得“一站式”网上调解服务,当事人、代理人、调解员一次不用跑,即可省时、高效地实现异地、异国在线调解,个案调解短则用时1天。

  市民周某就享受到了云平台带来的便利。周某于2019年4月30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两个外观设计专利。义乌某公司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设店铺,擅自批发销售涉案侵权产品,损害了周某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后周某诉至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10万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收案后,引调至贸促会杭州调解中心。调解员通过平台的各项在线服务功能,充分进行类案比较阐释,沟通双方意见。经过线上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即义乌公司停止侵权,向周某赔偿专利费各3万元。调解协议签订后,义乌公司在调解协议约定的时间内履行了协议。收到赔偿款后,周某连连为杭州市贸促会、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平台专业、高效、便利的服务点赞。(记者郑炜,通讯员傅备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