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名单,全国有48个县(市、区)入围,浙江省共6个区县获评,余杭是杭州市唯一入选上榜的区县。

立足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余杭聚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链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并日渐完善。作为全链条中的首要环节,余杭专利发明结出硕果。今年1-6月,余杭区新增国内专利授权7524件,其中发明专利1521件,同比增长47.67%。此外,PCT国际专利申请178件,同比增长161.76%,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促进企业“知本”变“资本”,实现创新成果向价值的转化,是余杭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破题点。

为缓解小微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导致的发展受限困境,余杭通过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拓展企业融资新渠道,并进一步提升了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的效能。上半年,余杭共有68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融资授信8.43亿元。此外,通过新“黄金68条”政策,余杭还建立了覆盖知识产权全链条的补贴支撑体系,上半年转拨各类资助1000余万元。

除了知识产权创新和价值转化之外,余杭还瞄准了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目前余杭正通过接入跨部门、区域、领域的知识产权公共运营服务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数据库体系,并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乡镇经济、园区、楼宇、网络等不同门类品牌指导服务站6个,打通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公里’。”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对传统执法手段保护的补充,余杭今年推出了知识产权保险机制,以商业保险的形式给企业商标专利增加一道“安全锁”,当专利商标被侵权时,对造成的经济损失、维权费用等进行保障。当前,包括“径山茶”地理标志在内,余杭已经有4份知识产权保险落地,涵盖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执行保险等类型。

据悉,接下来,余杭将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各项标准,进一步深化“1+N”知产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区内科研机构,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从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入手,推动形成产业集聚、知识产权资源要素互惠共享的良好局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