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靠着一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企业获批授信1500万元,这周已拿到400万元贷款。”这两天,享受到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带来的红利,嘉兴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劲松很高兴,“采购钢板的费用有保证了。”

靠一张证书就能获批贷款,得益于浙江正在推行的数据知识产权改革中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2024年3月初,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进数据要素赋能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3月中旬,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与中科院“科学数据银行”完成对接打通。企业登记有意愿、评估定价有标准、转化运用有通道、价值实现有场景、权益维护有保障的数据治理生态正在浙江逐步形成。

数据知识产权是对数据创新利用智力劳动和其他投入贡献的承认和保护。“我们企业做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钢板个性化定制切割服务,最小的生意只有100多元,最大的也不过几十万元,企业没有厂房、没有工业设备,过去只能从银行申请信用贷款,耗时长不说,金额也不过百来万元。”钟劲松说,企业的核心资产在于链接了全国各地1万多台数控切割机,掌握了包括设备稼动率、材料利用率、切板件价格指数等数据,当它们通过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登记后,数据被具象化,它的价值也因此被金融机构看到。

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64家浙江企业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2.04亿元,其中8家授信规模逾亿元。此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与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平台打通,为企业数据知识产权的流通交易提供增值服务。

来自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浙江省已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0577件,登记发证5861件,涉及北京、上海、江苏、四川等省市,涵盖省内所有90个县(市、区)、20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850余家市场主体,保护数据权益2.9亿条。

“完善的法规与制度,对激励数据价值创造、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意义重大。”参与制定《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的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冀瑜说,浙江给广大数据处理者吃下了定心丸,数据创新利用有了稳定的预期和保障。(张苗、杜文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