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知识产权保护,“数字之城”杭州正提速。4月29日,记者从浙江杭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一季度,杭州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数字经济产业专利预审领域,使该领域专利授权时间,从平均20个月缩短至80天内,最快授权纪录刷新至33天。

从按月到按天计时,杭州数字经济产业专利授权进入“高速时代”。

不久前,杭州脉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产品,刚刚完成了专利授权。从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到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项目只用了33天,刷新了杭州最快授权纪录。

缩短时间的背后,源自杭州打通了一条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专利批量预审的“绿色通道”。

今年1月,全国首个产业类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杭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刚满3个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又向该保护中心授牌“数字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来说,只有确权才能得到保护。常规方式下,专利审查都在国家层面,但现在将数字经济产业的专利预审环节交给杭州,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帮助企业快速抢占关键技术赛道。”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目前为止,杭州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及中国数谷、中国视谷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了发明专利批量预审,有效促进杭州核心专利快速布局。

杭州正在加速抢占的“赛道”,还有数据知识产权改革。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自去年起,杭州发布了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地方标准《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南》《数据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指南》,同时继续加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辅导。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发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2759件。

与此同时,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还与杭州市法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信息互通机制,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司法实践中的使用;与杭州市数据产权交易中心联合探索交易应用场景,使数据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惠及更多企业。

除了提高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障服务能力外,日前,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 为杭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保障意见),向知识产权诉讼中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等痛点“亮剑”。

杭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景腾现场介绍道,此次出台的15条保障意见关注前沿领域、突出需求导向、体现杭州特色。其中就包括了,要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科技成果、数字知识产权、文化创意成果、商业标识等司法保护,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产业、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

一系列重磅出拳下,杭州知识产权专利拥有量继续攀升。2023年,杭州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2万件,全省占比49.3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41件,全省占比53.6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3万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5万件,同比增长27.29%。(记者应陶、沈琳,通讯员朱诗瑶、钟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