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日前,龙泉发布“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文表述使用指南。这是浙江省首个非遗项目图文表述使用指南,也是丽水市完善非遗活化传承机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宝库”,丽水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持续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转化全链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非遗活化传承工程。目前,全市已拥有3项“人类非遗”项目、21项国遗项目、114项省遗项目。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5人。

在非遗保护上,丽水市先后出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办法》等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体系,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与此同时,丽水市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打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全量归集文字、录音、摄像、照片等素材,累计搜集非遗线索21.21万条,涵盖100余个种类。通过组建非遗研究团队,编写《非遗印记》《浮云记忆》《庆元廊桥》《松阳高腔》等著作。

在非遗传承上,丽水市实施“梯度育才”机制,推进非遗“后生”计划,建设缙云烧饼学院和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常态化开展缙云烧饼、青田石雕、龙泉宝剑和畲族刺绣等非遗项目培训。目前,全市非遗从业人员已达4717人。

围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遂昌长粽、松阳红糖等非遗项目,丽水市打造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设立浙西南畲乡非遗技艺体验等非遗现场展示体验点,进一步提升大众参与度。举办非遗技艺直播展示、非遗故事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丽水市做足“非遗+民宿”“非遗+旅游”“非遗+文创”文章,创新建立相关联动、融合和发展机制,创新多元融合新业态,打造关系共联、产业共创、资源共享的产业融合“共富圈”,让古老的非遗在当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丽水市各地还鼓励在民宿建设中加入丽水非遗元素,推动文化、风物和民宿建设融合。结合非遗资源、民俗风情,推出龙泉“青瓷文化园区”、景宁“中国·畲乡之窗景区”、青田“中国石雕文化之旅景区”、缙云“轩辕黄帝祭祀景区”等一批非遗旅游精品路线。深度挖掘瓯江匠人文化底蕴,发挥“青瓷、木作、皮艺、蓝染”匠人空间“孵化器”作用,推动文创产品“研发、培训、制造、流通”全链条发展。(钟根清、陈雅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