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为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提升版权行政执法效能,完善版权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减轻权利人维权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国家版权局就《关于版权行政执法工作中证据审查和认定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30日。

  《通知》分为权利证明、侵权证据、侵权认定三方面共12条内容。

  在关于权利证明中,《通知》指出,投诉人向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投诉时,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要求投诉人提供其主张的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证据。投诉人可以提交下列材料之一,作为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归属的初步证据:作品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取得权利的合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著作权认证机构出具的版权认证文书;可以据以推定权利归属的其他初步证明文件。此外,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查明投诉人提出权利主张的作品(表演、录音制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且尚在保护期内。

  在关于侵权证据中,《通知》明确,投诉人向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投诉时,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要求投诉人提供被投诉人侵犯其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证据。投诉人可以提交下列材料之一,作为其提出权利主张的作品(表演、录音制品)被侵权的证据:侵权作品(表演、录音制品)和购买记录;涉及侵权行为的账目、合同和加工、制作单据;证明侵权行为的照片或网页截图;证明出版者、复制发行者伪造、涂改授权许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权许可范围的证据;其他能够证明侵权行为的证据。其中,投诉人提供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对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进行审查,综合判断其证明力。

  在关于侵权的认定中,《通知》列出侵权认定的四种情形。即,基于投诉人提交的权利证明文件、书面声明以及侵权证据等相关证据材料,被投诉人不能提交相应证据,又无相反证据的,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认定被投诉人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复制品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不能证明其发行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认定其构成侵权;被投诉人主张其已经过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权利人许可的,应当提交其获得许可的证据,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进行调查核实。被投诉人不能提交相应证据,又无相反证据的,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认定其构成侵权;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于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事项,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能够直接认定被投诉人构成侵权的,无需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记者 张晓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