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2016年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18%。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60万件,占发明专利总有效量的38%,有力支撑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这是记者10月14日在辽宁大连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开幕式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本届专交会主题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数字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推动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组织开展相关试点,促进数据资源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专利审查规则,助力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一网通办”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全面开放共享。

“中国已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与创造推动引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在视频致辞中说,目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中国也已经成为创意产品出口量领先的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在这一增长背后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于当日颁奖。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介绍,“HIV感染的肽衍生物融合抑制剂”等29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填埋气体和渗滤液传输过程的监测试验系统”等6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药品的自动分装与计量装置”等777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记者 宋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