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4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

本次行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突出“守护品牌”和“守护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两个主题。围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严厉查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家居家装、服饰箱包、酒类产品、儿童玩具等重点商品侵权假冒行为。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严厉查处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严厉查处恶意抢注中小微企业商标、店面招牌商标侵权、侵犯老字号企业商标权等违法行为。

同时,围绕乡村振兴,严厉查处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违法行为。围绕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严厉查处申请不良影响商标、恶意抢注囤积商标、以不正当手段招徕业务、专利申请中弄虚作假、无资质专利代理等违法行为。围绕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和特色品牌、区域品牌知识产权执法保护。

况旭表示,为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重点强化四方面措施。首先,推进全链条执法。打通生产、流通、仓储、包装印刷等环节,深挖制售源头、追踪溯源打击侵权假冒。其次,加强与权利人合作。畅通与权利人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权利人在侵权调查、商品辨认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知识产权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外,坚持打建结合。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同时注重案后教育整改,帮助经营者加强合规建设与管理,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强化宣传引导。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典型案件、深入开展政策解读等形式,营造抵制侵权假冒的深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多元共治的格局。(记者 陈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