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推广标准化知识、促进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提升标准化教育质量……”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化教育领域第一项国家标准GB/Z 43946-202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主要起草人、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教授黄理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该标准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的国家标准。

据介绍,《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涵盖了标准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建设原则、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及改进等方面,为标准化基础教育提供全面指导。在课程建设原则上,该标准强调了系统性、实践性、多元性、专业融合和持续改进等原则,确保课程能够满足不同教育类型、专业学历和层次的需求,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课程内容包括标准化概述、标准化管理、标准制定、标准化应用、国际标准化等知识点模块,以及基础应用、标准比对、标准质量/水平评估、知识产权/创新与标准化、标准制定模拟、标准化项目研究、标准化应用、拓展进阶等实践应用模块。

该标准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标准化知识教育融入不同专业领域,以能力为导向,将标准化知识点、技能和素质紧密结合,实现标准化能力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与促进。同时,建立了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的课程持续改进模式,通过课程评价和改进,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学习者需求保持同步。鉴于实践教学在标准化课程教育中的重要性,该标准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示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这些创新亮点使《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成为一套全面、系统且高度实用的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它不仅强调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还促进了标准化教育在各种教育形式和专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该标准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化基础课程建设提供指导,并兼顾职业教育、培训类课程以及研究生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确保标准化教育在各个层次和领域得到广泛覆盖和深入推广。它规定了标准化知识点、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育内容的高质量和有效性。实施这一标准旨在规范化和快速推广《标准化基础知识》类相关课程,提升整体标准化教育水平,满足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需求。

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标准化教育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对推动标准化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普及和提升全民标准化意识及能力具有深远影响。”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教师、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秘书肖峰表示,通过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标准化教育的质量,为培育更多具备标准化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我国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