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为更好保护电影版权,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于不久前部署开展了春节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执法部门查办春节档电影侵权案件21起,查获侵权盗版影视网站(App)320个,处置涉春节档电影侵权链接43.87万条,处理侵权账户1492个,有效保障了春节档电影传播秩序。

今年春节以来,“史上最强春节档”连续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和人次纪录。特别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仅用时8天5小时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并于2月18日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令许多电影人和观众惊喜连连。

纪录不断被刷新,源于春节档电影的过硬品质,源于观众持续高涨的观影热情,同时也离不开版权保护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的版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随着盗录的低门槛化、传播的便捷隐匿以及非法牟利的高收益,影视作品被盗版传播的几率依然不可低估。而且,与过去相比,目前盗版技术更加“先进”,已形成从偷拍盗摄影片资源到转卖分发、多次牟利的完整产业链。就盗版电影的“生产”路径看,除了常见的摄屏手法,还出现了影院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参与盗录的问题。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发现有不少非法网站收录了很多受版权保护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热门影片。

盗版问题严重影响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盗版资源降低了人们对正版电影的需求,使电影行业的市场份额被侵蚀;另一方面,盗版行为使得制片方无法获取应有的经济回报,导致制作成本不断攀升,降低了电影行业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电影创作投入高、风险大,假如盗版盛行,必将阻滞电影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的也是公众获取优秀作品、欣赏优秀作品的权益。因此,对于盗版现象,必须坚持依法严厉打击,确保制片方获得应有的收益,激励创作者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此次春节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合力,执法部门查办多起春节档电影侵权案件,对侵权者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也向社会传递出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明确信号。

保护电影版权,是激发电影人创新创作活力、护航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此次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侵权问题,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从现实看,近年来出现了通过网盘传播大量盗版资源、对影视作品进行切条和直播等不断“翻新”的侵犯方式,给侵权的取证、合理使用的认定、平台责任的认定等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对此,要对症下药,及时对新情况进行规范和调整,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执法司法机关在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时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机制,增加盗版盗播的违法成本,让非法牟利团伙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要看到,目前盗版电影资源在社交媒体、自媒体平台和网络硬盘等环节比较突出,需要全链条发力、系统性治理。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协作,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的执法协作机制;督促相关平台履行好把关责任,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侵权影视内容进行识别和过滤,掐断盗版电影的传播途径。版权方和播放平台也应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盗版防控能力,升级盗版预警及追踪手段,加强版权的保护与管理,及时、积极、主动维权。消费者作为整个电影传播链条上的最后一环,也要提升版权意识,尊重正版原创,自觉抵制盗版,切实降低潜在的盗版需求,共同维护我国电影产业来之不易的繁荣景象。

当前,电影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知识产权的保障作用至关重要。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春节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为今年电影版权保护开了个好头、提供了示范。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对电影版权保护工作深度,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电影市场版权秩序,以激励更多优秀电影作品的创作生产,有力支撑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丁建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